參、宋江陣的操練

宋江陣的操練通常分為三個階段、分別是單人操練、雙人兵器套招、全陣團體操練。

第一階段的單人操練,每人必需選練一種兵器:

1.頭旗:是總司令旗,是由宋江這個角色所持。它在宋江陣的兵器裝備中,是領導指揮群倫的中心,不但要引領全隊,還要帶動全隊的士氣,進攻時頭旗在全隊的正中心,被包圍時決不可以被拿走所以拿頭旗的人,必須反應靈敏,武藝高強,而且具有領導能力,操練頭旗是槍法,棍法並用,虎虎生風。

2.雙斧:拿雙斧的人,就是黑旋風李逵,拿斧頭的人是全隊武藝最高強的人,在陣式中所站的位置,一定是在頭旗的旁邊,有保護頭旗的功用,在肉博戰中可做最後的革鬥,以免頭旗被奪。由於拿斧頭的人地位很重要,所以必須是負有強烈正義感的忠義之士,而且膽識過人,並且身材短小精悍的隊員才有資格擔任。

3.棍:在少林武功中,棍是其代表性武器,出似猛虎,掃似疾風,行似巨龍,一路打平,拿齊眉棍的角色有打虎的武松,花和尚魯智深和燕青,在鄭成功的兵法中,棍就叫「不空歸棍」,意思是說只要出手,絕不虛打,棍是攻防並兼,任務是守衛頭旗和雙斧,為最後防衛的武器,持棍的隊員,通常須身手敏捷,身材細長。

4.月牙鏟:原是由禪杖變化而來,是佛家防身之用,因為它的刃形狀就像半月形,所以取名叫月牙鏟,它既可以攻擊,又適合防守。

5.踢:形狀有點像關公的關刀,但是重量較輕,它是輕兵器中攻擊武器的一種,身材屬於中型的一般隊員都可以使用。

6.藤牌和短刀:藤牌是山藤編制而成,亦有用牛皮製成的,直徑約為二尺三吋,呈圓笠狀,抓握在左手護身,右手執短刀,用來攻擊敵人的下半身,訓練時,相當辛苦嚴厲,拿這種武器的人,稱為籐牌兵,籐牌兵曾有過破擊俄羅斯軍隊的記錄,在清兵與鄭成功作戰的幾十年中,籐牌兵也發揮了極大的防禦功能,因為交戰時危險極高,勝算也高,所以明鄭時代籐牌兵是領雙餉的。

7.雲南斬馬刀:主要功用是在攻擊腰部,以及砍斬馬腿,拿斬馬刀的人,必須是身材高大壯碩才可以。

8.鉤:在刃的地方,形狀有點像鐮刀,它是專門用來掃馬腿的,也可以鉤敵人的武器,一般人都可以拿。

9.杈:分為兩種,衝鋒陷陣時用一百到一百二十斤重的杈,這必須是身材高大的人才能夠使用,另ㄧ種是清掃戰場上戰死的屍體,所用的杈,大約只有五十斤左右,可以由體刑較瘦弱的人來拿。

10.雙刀:它是屬於短兵器,通常用在短兵相接的時候,性質和雙劍差不多。

11.關刀:它的形狀和關公所用的大刀形狀一樣,這種兵器是關勝這個角色拿的,關刀有輕型的和重型的分別,是攻擊性武器的主力,必須由身體健壯的人才能拿。

12.雙眼:可攻可防的短兵器。

13.傘:既能防雨,又兼具攻防效果。

 

第二階段是雙人對打:

兵器的對打,是將單人兵器的操練化為隨機應變的小型戰鬥體,每隊過招都形成一套功夫,可對招的兵器有:傘對掃刀、籐牌對月牙鏟、關刀對月牙鏟、鉤對籐牌、關刀對雙刀、棍對棍….等。目前宋江陣已不具備攻擊的實質意義,完全以套招方式「點到為止」不使對方受到傷害。  

第三階段是陣形的團體操練:

宋江陣沿襲明末戚繼光的陣法,曾在福建一代盛行,而福建不僅沿海且地多丘陵,因此宋江陣演練時有躍上、躍下的動作,這是因地形而產生的最佳例證,在團體操練最常見的這種跳躍並舞動兵器的動作就是「插角」。而操演方法因傳承師傅不同而有差異,通常以行陣繞圈的大花圈為主,陣形變化都有個陣名,有開四門、龍捲水、龍穿心、龍門陣、謀營、破城、對打、蜈蚣陣、蛇脫殼、蜘蛛結網、八卦陣、巡城、撞七星等,其中八卦陣是宋江陣操演時最重要的隊形,而其排練也最難,據說昔日宋江一夥,曾以此陣式橫掃千軍,因此民間傳說八卦陣有無比威力,一直認為宋江陣的八卦隊形,有驅邪鎮魔的功能,民間若有地方出人命,或鬧鬼時便以八卦陣來消災解厄。

原則上,宋江陣操練隊形的時候,都會先排好隊,由頭旗帶領到神前致敬。象徵中國人對國土的敬愛,為捍衛國土而武,然後帶回原地開始操練。

另外在兵器上也貼了符,據說這樣做能確保操演時平安,這正符合了中國哲人們的教訓,兵乃不祥之事,不得已而用之。

宋江陣中,樂隊是不可少的,因為它可以激勵士氣,控制氣氛。主要的樂器有鼓、鑼、鈸,尤其鼓是整個場面的靈魂,動作依戰鼓而行。